【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子宫颈癌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子宫颈癌治疗痊愈出院的患者中,选取2年内复发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30例未复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情况等,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子宫颈癌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相关预防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子宫颈癌临床分期、肿瘤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是影响子宫颈癌复发的高危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子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子宫颈癌复发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临床分期为Ⅱb期~Ⅳ期、组织学分级为低分化或未分化是影响子宫颈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在对此类患者进行初次治疗时,就应做好复发的预防工作,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子宫颈癌;复发因素;高危因素分析
子宫颈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疾病,常发于30岁~55岁的女性群体,HPV感染、性生活紊乱、低龄初产是导致该疾病的最主要原因[1],手术是治疗子宫颈癌的常用方法,但部分患者在治愈出院后会出现复发的情况,研究指出,复发是子宫颈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对患者复发的原因进行分析,为预防复发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本文围绕此展开,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子宫颈癌治疗痊愈出院的患者中,选取2年内复发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30例未复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内患者年龄介于35岁到55岁之间,平均(45.81±3.49)岁,研究组内患者年龄介于35岁到55岁之间,平均(45.92±3.57)岁,此次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开展前已将研究详细情况告知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获得同意并签署研究知情且同意书。
1.2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情况等,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子宫颈癌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相关预防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回归分析的对比结果作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选取SPSS21.0作为统计学处理软件,处理项目包含两种类别。一类是计数资料,以(x±s)进行表述,以t值进行检验;另一类是计量资料,以n(%)进行表述,以X2进行检验。利用患者的检验值进行计算,最后可得出P值,当P<0.05时,表示患者组间的观察项目存在差异性。
2结果
2.1单因素分析结果对比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子宫颈癌临床分期、肿瘤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是影响子宫颈癌复发的高危因素(P<0.05)。详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结果对比
因素 | 对照组(n=30) | 研究组(n=30) | X2 | P | |
子宫颈癌临床分期 | 0~Ⅱa期 | 25(83.33%) | 2(6.67%) | 35.6229 | <0.05 |
Ⅱb期~Ⅳ期 | 5(16.67%) | 28(23.33%) | |||
肿瘤病理类型 | 鳞癌 | 27(90%) | 1(3.33%) | 24.8305 | <0.05 |
腺癌 | 1(3.33%) | 16(53.33%) | |||
腺鳞癌 | 2(6.67%) | 13(43.33%) | |||
淋巴结转移 | 浅肌层浸润 | 29(96.67%) | 5(83.33%) | 39.0950 | <0.05 |
深肌层浸润 | 1(3.33%) | 25(16.67%) | |||
组织学分级 | G1(高分化) | 19(63.33%) | 1(3.33%) | 19.6667 | <0.05 |
G2(中分化) | 10(33.33%) | 6(20%) | |||
G(低分化或未分化) | 1(3.33%) | 23(76.67%) |
2.2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对比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子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子宫颈癌复发的高危因素(P<0.05)。详见表2。
表2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对比
因素 | β | Wald | OR | P | 95%CI |
临床分期 | 1.554 | 9.345 | 4.985 | 0 | 1.741~10.854 |
组织学分级 | 1.972 | 14.641 | 5.482 | 0.002 | 2.575~15.681 |
淋巴结转移 | 2.211 | 10.382 | 5.566 | 0 | 2.332~12.876 |
3讨论
子宫颈癌近年在我国临床上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复发比例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给我国患者的健康及生命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子宫颈癌的复发是指患者经临床治愈后,在6个月后出现了新的病灶,若不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患者有较大概率死亡[2]。临床研究指出,高达50%的患者经治疗后在1年内出现了子宫颈癌复发,少数患者的复发发生于治愈后的4~5年内,治愈5年后再复发的概率极低[3]。子宫颈癌复发的危害大,对患者健康威胁程度高,因此必须对导致复发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预防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本文以对比的形式展开研究,对比了30例2年内复发的子宫颈癌患者与未出现复发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疾病情况等资料,研究结果指出,子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子宫颈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原因:临床分期越高、组织学分级越高,患者疾病发展程度越高,因此临床治愈难度较大,若伴有淋巴结转移,则更加大了治愈难度,虽然手术将病灶全部切除,但癌组织已侵入间质,进而导致复发[4]。不足的是,本次研究选取的病例数有限,因此,临床上仍需选取更大比例的患者数量进行相关研究。
综上所述,临床分期为Ⅱb期~Ⅳ期、组织学分级为低分化或未分化是影响子宫颈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在对此类患者进行初次治疗时,就应做好复发的预防工作,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区政杰,赵丹,安菊生, 等.116例早期子宫颈鳞癌初次治疗后复发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治疗模式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9,54(6):399-405.
[2]李盼盼,侯文静,张梦真.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评分表的建立[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35(9):694-700.
[3]陈丽梅,刘莉,陶祥, 等.1005例子宫颈HSIL患者行LEEP术后24个月内的复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9,54(8):534-540.
[4]王彦艳,吕艳芳,庄永志.影响子宫颈癌放射治疗的预后因素及复发再次放疗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11(10):311-312.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八一人生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王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